当前位置:amjs澳金沙门线路首页 > 成果聚焦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的挑战,高校该如何应对?

发布人:校企合作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8/12/4 【浏览量:

转载至麦可思研究

商学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培养成效上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商学院参与国际性的商科认证能为学院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商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如何调整?

这些问题是不少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陶晓波向《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进行了详细阐述。

《麦》:为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质量,国际上出现了AACSB、EQUIS、EPAS等商科认证组织,您认为参与商科认证给大学商学院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贵院是否有计划进行商科认证?

陶晓波:商科认证对于商学院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家和政府都在强调人才培养理念的升级。目前来看,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若干问题,比如在2018年10月召开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商学院国际化建设研究联盟”成立大会上,毛基业教授指出的“发展战略模糊且没有连续性”“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专业性的师资培训”“与其他学院缺少交流”“教学创新不足”“片面重视科研”等。

而商科认证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国际认证引入新理念,可以推动商学院采纳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吸取国际优秀商学院多年积累的经验,制定全面有效的发展战略。

此外,通过国际认证引入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有助于学院的教学创新,而且,参与认证可以形成相应的联盟,与其他学校抱团取暖,互相学习,提升商学院的教师培训质量,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培养成效。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一些参与国际商科认证较早的商学院,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最近这些年发展迅速,已经达到国际一流商学院水平。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其他高校学习。

我院领导非常支持和重视商科认证,经过前期的走访了解,特别是学习了北京联合大学在 AACSB认证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后,认为这一认证体系是比较适合我们经管学院的,决定在 2018年年底前着手进行认证工作。

从学院实际情况来看,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我们需要花工夫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我院加入了“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商学院国际化建设研究联盟”,借此机会可以与联盟院校相互学习,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为我院进行商科认证出谋划策。

《麦》:优秀的师资配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贵院在吸纳优秀教学人才和教师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陶晓波:师资是学院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目前在教师数量上还有明显的缺口。对此,学院每年会向学校尽量申请教师指标,通过同行院校、兄弟院校获得教师资源,尽可能吸纳优秀教师到我院来工作。

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入职面试时会着重考察候选教师在博士期间的教学经历。此外,学院开展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计划,新教师入校第一年不上课,而是给资深优秀教师做助教,旁听课程,至少要完成一门课的听课任务,并学习相应的教学技能。

同时,学院注重教师的持续培养,每年都会举办师德与教学技能的培训会,聘请国家级或者北京市级的教学名师进校开展教学技能培训,这一培训项目做了十几年,教师普遍反应很好。

最后,学院比较注意利用校友资源,加之商科专业的特点是要解决商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了解实际行业中的真实案例来帮助学习。因此,学院聘请优秀校友,让他们回校讲课。

这个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十次,每次课由一位校友讲授,学院会让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听课,学习业内最先进的知识、企业看重的技能,了解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实战能力,一方面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麦》:您刚才提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贵院的办学思路也特别提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那么,商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陶晓波:从学院和企业界的长期接触中,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状况来看,商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总结为九个字:

一是精方法。学生需要熟悉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需要系统全面地理解管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从而在工作中更加深入地领会各项工作的含义与意义,更好地在组织体系中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

二是懂技术。经济管理领域有很多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比如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等,学生应该熟悉并掌握利用这些经典的分析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学院每年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提供社会调研的机会,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使用这些工具。

三是擅实战。实战是商科专业的特点,不论是什么方法、哪种技术,最终需要落实到实践当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经历,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属于实践教学类。同时,学院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工商业联合会合作建立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这也是北京市第一家以工商联为依托单位成立的经管类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工商联下面有数千家企业,资源丰富。每年,学院会制定学生实习的顶层设计,比如着重解决企业某方面的实际问题或是培养学生某种具体技能,然后精心挑选合适的企业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实习在暑期进行,大一到大三的学生都能参加。

《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仅是通过商科认证的条件之一,也是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贵院在学生培养成效的评估上有哪些办法?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培养目标呢?

陶晓波: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最直接办法是设置学分要求。经管学院的学生必须修满足够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样就具体到每门课程,特别是必修课,学生需要拿到多少学分才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院对于平常教学的过程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注重完善内部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内外体系互为补充、相互依托,强化内控力,引入外推力,从而形成完整、有机的质量保障闭环体系,确保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良好的学风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学院很重视学风建设,建立了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从学院领导、系主任、责任教师、班导师、学工办以及任课教师六个层面制定相应的职责来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的副书记带领学工办的老师亲自抓学院的学生工作。这方面的工作非常细致,比如学院对每堂课的到课率抓得非常严,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安排他们负责学生的签到工作。

学生必须按时到达课堂,晚到一秒都会记为迟到。每一天,学院会在学生微信群中公布头一天的出勤率和缺勤情况,对于缺课特别多的学生也会显著公示出来,以起到警示的效果。同时,学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以褒奖出勤率高的学生。

此外,学生的英语四级考试和考研是学院学风建设的两个抓手,学院在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学习备考。实际情况表明,学院的重视与引导起到非常正面的效果,例如我校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在北京市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麦》:据悉,贵校于2018年10月27日举办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管一体实验教学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您看来,在“新工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教学应如何调整以培养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大学生?

陶晓波:毫无疑问,“新工科”会对商科人才培养带来挑战。自2017年以来,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让我们研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包括培养方案应该如何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工科”发展形势等。从学校层面来看,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新工科”提出了大数据管理应用专业点建设,而我们传统的商科人才在很多情况下受大数据的冲击影响比较大。

从目前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熟,现在很多工作已经或者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商科人才如何培养是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领导下,我们准备为学生打造“新工科”背景的基础知识体系,这个基础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然后再结合各自的专业属性形成“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特色。

学院内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各专业的同学都需要了解前沿的数据分析技术的理念,需要看懂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报告,学院更需要重点关注在部分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哪些能力是机器所不能取代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学院需要重点培养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的审核评估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在“新工科”发展趋势下的人才培养工作方面,评估专家们也为我们提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议,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