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重工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老师。他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带领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领航者”;他们在实验室中勇闯学术“无人区”,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他们往返于校园企业“筑桥梁”,只为让学生有更好的实习工作平台……“重工师说”栏目聚焦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成绩突出的老师及团队,通过深入采访,弘扬师德师风,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弘扬全校师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在全校营造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恪守“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爱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以八个相统一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不断探索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团结协作 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本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院训,学院注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在职培训管理全过程,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组织师德师风教师风范等相关培训,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方案。通过师德师风提素养、培养培训提能力、磨课示范课促发展、教学比赛促提升,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立德树人 躬耕教坛”为主题的教师入职宣誓仪式,通过“同树榜样 引领示范”开展新教师与指导教师结对,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共塑师德认知、共享师德情感、共树师德意志、共践师德行为。
“作为学院负责人,我坚持每月同教师谈心谈话,关心教师个人成长发展,帮助教师找到自身发展的着力点,共塑团结上进的马院和谐大家庭。”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巧玲说道。
关爱学生 求本心
马克思学院教师张康伟除了思政课专任教师的身份,还担任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思政课兼职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协会指导教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感受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先后获得重庆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三等奖、学校支部书记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微宣讲一等奖、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荣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等称号。主持校级项目2项,主研省部级项目2项,参研其他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从不同角度看教学问题,以求学为人师。
张康伟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项活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力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最让他难忘的认可是在课堂之外的一次对话,有学生认真说道:“老师,我毕业后想像张老师一样。”这让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的自己,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更清晰的认识,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责任,问道之心如初,弘道追求犹远。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陈荣巧妙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从雨课堂到智学重工,致力于打造有亲和力,有温度的对话式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优势,热心于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党员发展工作和学生社团工作,不断思考探索更好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自身专业优势,助力重工学子全方位健康成长、提升学历,营造重工浓厚的学习氛围,牵头组建助力考研社团。教师传道授业工作道长且远,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三八红旗手,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建武笃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和“教书育人凭良心”的为师准则,恪守职业道德,始终坚持“培养独立人格、德才兼备之时代新人”的育人宗旨,勤勉尽责,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差异化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已完成校级五育课程1门,在研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中率先垂范,探索课程建设,立项校级五育重点课程并结项,每月坚持组织读经典沙龙研讨会,带领团队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
立德树人 育新人
“教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融入“大思政课”,主动服务“三全育人”工作。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促思政教育进头脑,我们深入学生,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宿舍,及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入党积极分子、考研辅导等专题讲座,加强跟辅导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机衔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马克思主义协会、考研辅导社团、礼仪中国传承社、春之歌茶艺社,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团传统文化为浸润的“大思政”育人模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成林在兼职辅导员工作中,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赠学生书籍、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等。与学生辅导员密切交流,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作为学生的思政辅导员和入党介绍人,关注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在得知学生考研失利后及时安慰、指导她做好下一步规划,让学生顺利毕业,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清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经过了寒冬酷暑,学生终于如愿上岸,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个结果离不开学生的努力,也和教师们的关心关注分不开,作为兼职辅导员,也为学生成长倍感高兴。还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项目,公开发表论文1篇,把教学和科研良好地结合,坚持OBE 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实践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努力王老师也先后获重庆工程学院第六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微课竞赛三等奖;重庆工程学院青教赛(团体)三等奖;重庆市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本科组三等奖;2023年重庆市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质课评选活动二等奖;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设计能力大赛一等奖;202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征文比赛三等奖;202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等成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礼同时担任第二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把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和基层教学组织紧密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注重育人实效。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在学生助理团建设中,培育优秀学生助理3人,参加红岩汽车精神宣讲团获得优秀宣讲员1人,利用假期参加社区工作志愿者9人,在育人同时坚持发展提升自我,近年来获得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发表理论文章5篇,主持区级项目1项,参与市级项目3项,结项校级五育重点课程建设1项,参与校级重点教研项目1项。
文/大学生记者团 喻洁
图/受访者供、大学生记者团 宋健